从“集群”到“强群” ,金安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!
“十四五” 以来,金安区坚定不移锚定工业强区主战略,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,聚力构建轻量化车身、动力储能电池、汽车电子、氢能源燃料电堆四大产业链条,成功培育出全市首个汽车领域国家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,以显著的 “集群效应” 交出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。站在产业发展的新起点,金安区正面临全新课题:如何推动已成型的 “产业集群” 向更具竞争力、创新力的 “创新强群” 加速跃升,持续破解工业投资增长瓶颈?对此,金安区正以一系列扎实实践探索破题之路,全力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
“十五五” 期间,金安区将“聚焦招引、扩量引强” 放在首位,目标直指行业龙头企业。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,2022年落户金安后,依托当地优质营商环境,迅速与蔚来、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建立合作。目前,安徽至信已成为金安区 “招引一个、带动一串” 的典型示范企业。其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近8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,还吸引了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相继落户金安,推动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产业微集群,为金安区实现扩量引强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的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王志超说道:“我们二期工程预期在第四季度开工建设,两期工程全部完工后,安徽至信的产能将达到年产150万台套的规模。”
龙头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投资增量,更能牵引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协同与创新资源集聚,龙头企业的“磁场效应”已成为工业投资增长的直接动力。
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,离不开科技赋能与优质服务的协同发力。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,一方面,通过支持企业 “智转数改”,推动传统零部件企业向 “智造” 转型;另一方面,以 “专精特新” 为导向,鼓励企业深耕细分领域。多年来,聚焦金安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合肥物质院的学科优势,积极发挥“科技红娘”作用,主动对接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,成功促成多项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。
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副院长郑守国表示:“六安院从零开始孵化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安徽中科源起科技有限公司,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的深度对接,解决了移动充电桩的智能导航关键技术问题;通过技术攻关、政策咨询、基金入股、市场拓展等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,目前中科源起已完成‘智能储充机器人’项目的落地建设。”
在金安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上,安徽合六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的出现,补上了关键一环。这家汽车零部件第三方检测机构,由安徽安健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引入,该机构的加入终结了当地企业 “送检外地” 的历史,更以专业检测能力延长了产业链条,这亦是金安区 “补链强链” 的务实之举。
安徽合六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负责人袁传刚介绍道:“我们2025年1月和8月分别通过CMA和CNAS认证,成为六安市第一家汽车零部件检测的第三方机构,立足六安、服务合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,延长了六安的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链,补齐的产业检测的短板,推进了六安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”
在2025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,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“明天远航”主题发布活动。在本次发布活动中,明天氢能与大道行新能源公司签署了500台氢能重卡订单,创下行业年度第一大单,金安制造再创辉煌。
从国家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到创新驱动的产业强区,金安的 “创新之问”,最终要靠一个个企业的技术突破、一个个链条的协同升级、一个个生态的持续优化来作答。
金安区工信局局长张新彬表示,下一步,金安区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区主战略,发挥六安东向发展桥头堡作用,做到四个“聚焦”:聚焦招引、扩量引强,持续加大“双招双引”力度,全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落户;聚焦创新、提质固强,支持企业“智转数改”升级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;聚焦融合、增效育强,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,积极创建省级服务型制造集聚区;聚焦服务、培优壮强,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走专精特新之路;以节能减排为核心,走绿色低碳之路;以金融赋能为核心,走资本进阶之路。锚定打造六安版“三地一区”战略,推动金安工业发展走在前列。